回顧BAZAAR 150年的豐富歲月,身為忠實時尚迷且心細的你應該不難發現,從往至今,「紅唇」始終是BAZAAR封面妝容的首選。難不成只因為BAZAAR的傳奇編輯Diana Vreeland生平最愛的顏色就是「紅色」?究竟「紅唇」的背後蘊藏著什麼樣的秘密?

BAZAAR V.S 紅唇

如同服裝潮流的興起,往往反映著當下的時代背景,彩妝風潮的推演,同樣承載著歷史的軌跡。BAZAAR與紅唇的歷史淵源,或許可以一路追溯至1867年──也就是創刊號的那一年。

19世紀末,正值工業革命大興、既有的社會規範逐漸崩解革新,女權運動及女性主義興起之時(在舊有社會,性別待遇不平等,女性被要求成為「家中的天使」,需依附在丈夫之下,無法為自己發聲),而在該時代背景下所誕生的刊物,自然被賦予截然不同的使命。

創刊人Fletcher Harper曾言:「真正的時尚,是要能夠浸淫在當代的文化與思潮中──要有著前衛而深遠的目光。」

深知女性的聲音值得也必須被傾聽,因此,他將「時尚」的定義從服飾提升到更高的層次,除了刊登一些關於蝴蝶結打法、髮髻綁法的文章,更納入許多以尖銳筆調諷刺社會、家庭與工作的文章,表達出女性外出工作以及女性平等受教權是多麼地重要,成為當時第一本公開支持婦女參政權的主流雜誌。

紅唇的時代力量

Album cover, Text, Font, Book cover, Poster, Advertising, Magazine, pinterest
1957年4月,封面,攝影,Richard Avedon。Harper's BAZAAR ARCHIVE。
紅唇就宛如女性專屬的聚光燈一般,宣示著:「請將目光轉向我!」

一抹正紅色的雙唇,張揚且自信,其所代表的正是女性堅毅剛強的力量。(歷史上的紅唇,曾經代表著「慾望」與「誘惑」,在父權社會下,更被視為是違反善良風俗的標記,良家婦女甚至被禁止擦上紅唇。)

西元1912年,紐約女權運動時,與會者紛紛擦上了一抹明亮鮮豔的正紅,藉以象徵著勇氣以及對社會規範的反動,宣告著:「一名女性,是可以與男性一樣出色的。」

當時Elizabeth Arden也參與了這場遊行,並免費贈予紅色唇膏給所有與會者。紅唇,成了「女權」的最佳表徵。

到了1980年代,女性更將紅唇視為戰袍,陪伴著她們在父權社會中殺出一條血路。

「我們可以塗口紅,因為我們想塗,但並不代表我們淫蕩。」(摘自《美麗戰爭》一書)

紅唇,也是戰爭中的一抹重要色彩。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女性需到危險的外部警戒是否有空襲信號,紅色唇膏被稱為「帶來勇氣的紅臂章」。(摘自〈女性作家文摘:勇氣的紅臂章〉一文)。

Text, Illustration, Poster, Design, Graphic design, Vintage advertisement, Advertising, Retro style, Art, Paper, pinterest
Elizabeth Arden
1940年雅頓夫人投入女權運動並提供象徵獨立的紅色脣膏廣告-「Montezuma Red」口紅。

在此期間,Elizabeth Arden甚至推出象徵獨立的紅色脣膏Montezuma Red」口紅,顏色是搭配海軍制服山形袖章的磚紅色,並以大量廣告宣傳,內容為:「全新Elizabeth Arden紅色唇膏,靈感來自海軍女性帽帶、圍巾、海軍徽章的紅色,象徵世界上最勇敢的海軍女性與男性。分享海軍傳統,加入美國女子後備海軍陸戰隊。」此時,紅唇成了「勇敢」女性的象徵。

羅斯福總統甚至在接見Arden夫人時,要她「持續她的戰時工作,不間斷地供應口紅」。

Poster, Album cover, Vintage advertisement, Advertising, Movie, Retro style, Costume accessory, Magazine, pinterest
1942年3月15日,封面,攝影,Louise Dahl-Wolfe。Harper's BAZAAR ARCHIVE。
反映美國剛參戰的氛圍,表現其最佳的愛國情操,製作充滿美國精神的封面。

在女權運動、戰亂時期被視為「女性力量」標誌的「紅唇」,順理成章的,也成為BAZAAR用以公開支持女權運動的精神標章。

一如英國當代女性小說家Linda Grant在〈勇氣的紅臂章〉文中所提到:「唇上的裝飾,會將注意力轉向一個人被傾聽,並被重視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