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處大龍峒古社區的巷弄,質物霽畫工作室外觀有家一樣的含蓄暖調。下午兩點鐘,響過電鈴沒多等待,眼前銀色大門便隨質物霽畫工作人員的笑靨一同敞開,然而進門後目光卻再也離不開一株株垂掛、幾近完工的植藝。它們身穿乾燥紫色與褐色的衣裳漫度午後時光,在透明纖細的吊線中若有似無地伸展和輕擺,期間不時和穿梭來往的我們擦肩、回眸。奇妙的是,工作室內沒有人頻頻發聲,卻彷彿能聽到純白空間裡的植物正活絡暢談。這些綠精靈顛覆了人類總是空間主體的既定印象,使深長的房子幻化作小小森林。而當天眼看藝術家李霽剛好在這座「森林」深處,走著走著似乎還能聽到植物作勢擋在前方笑說:「來,先過我這關,再讓你見他」。

Arm, Human, Photography, Glasses, Sitting, Hand, Stock photography, Portrait, Flash photography, Portrait photography, pinterest
李霽
質物霽畫主理人李霽

李霽在大學時期主修建築,曾赴劇場學習,也是植物力量信仰者。談起過往跨領域學習的經驗,李霽說:「建築是綜合很多學說的專業,建築師就是生活的繪畫家;我喜歡劇場因為劇場是另種養分,可以滿足我的靈魂。」對他而言,建築系本業有許多需要用才吃得下去的學術理論,因此劇場的調和更顯重要。

除了建築師、設計師的身分,李霽也宛如在劇場舞台蛻變成一位空間導演。因為劇場,我開始用電影的方式去配置建築空間,使它成為一種敘事和溝通的場域。揉合不同學派背景的李霽,儘管援以創作的花草,多屬本質柔軟的素材,但其作品卻不時流露建築的前衛線條架構,甚至在有形物件中有意識地挑戰自我,堆疊起詩意的層次感。

instagramView full post on Instagram

對談之間,李霽也提起另一個對他而言十分重要的轉換,來自一趟京都之旅。「我在京都認識一個植物學家,他是南非人,在京都住了20幾年。那天晚上他帶我去一個原始的森林,教我透過觸覺、嗅覺、聽覺去感受植物的存在和騷動聲。」李霽話語中流露對自然的敬意,像帶我們回到現場:「走到山脊之間的空地時,雖然遠方看得到一些民宅閃閃發光,但附近一片漆黑,其實那時候我已經有點沒安全感。一直到我走進原始森林的入口,有一種很強烈的能量突然撲了上來。」

「我頓時有種很卑微的感受,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與這個環境形成極大的對比。也在那時候明白人應該依附在環境裡生存,而不是總把自己放在空間的中心 ,反讓植物成為外圍一種制式的裝飾。」

循著這樣的心境,李霽向來不太將自己歸類在花藝設計,反而更傾向透過作品突破大家對花藝的既定印象。

「我不是不認同花藝設計這個領域,而是我一直在做的事,其實是透過討論環境、討論藝術本質的方法來看待所謂的植物創作。」

李霽分享這趟兩年前的京都之旅,也恰好呼應著其所帶領的質物霽畫,已往探討環境、關心環境方向邁進。去年底質物霽畫與Hermès合作在櫥窗展示的《未來博物館 Future Museum The Missing Part》,透過玻璃介面,投射未來視角,再轉向回顧歷史一般,檢視當前因為人為破壞,而瀕臨消失的動植物棲地。

質物霽畫在2011年創立,剛迎接2017年不久,已多方面更新系統、聯絡方式、網址、LOGO等,期許藉此調整成更適合團隊著力創作的狀態,並在植物藝術圈更進一步貢獻。好奇問起他們每旋轉90度便有不同視覺感受的LOGO,嶄新的複合圖像是以什麼為設計靈感。李霽說這是一個等邊的四邊形,但每個邊實際上有不一樣的畫面,意味著這個LOGO正以一個不穩定的方式,站在一個平面上,而這象徵著質物霽畫團隊的革命與力量。

「我們是一個不穩定的因子,永遠都在找尋未來的平衡,這代表『革命』。我們並沒有想要安逸地做一樣的事,這就是質物霽畫最重要的精神。」

而如李霽之於團隊一般的核心角色,他說LOGO的中心點也像一個堅守本質與初衷的釦件。「中心是船的錨,像船到一個地方後把錨丟下去,在港口汲取養分,或上岸去探索新的島嶼的風貌。」李霽堅定談著質物霽畫持續停泊學習,復乘浪而行的突破精神:「直到這裡待過了、蒐集完了,我們就啟航,再去下一個地方。」

Wall, Design, Font, Room, Signage, Graphics, pinterest
質物霽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