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是多媒材創作,它們比較像是一個空間上的裝置。」藝術家李若玫這麼描述她的作品。那麼,《十一月十日行於雪博魯克森林》,應當可說是一個記錄了她在墨爾本的森林行走經驗的記憶空間吧!

那是個連續下了許久毛毛細雨、空氣中飽含著溼氣的一天。在雪梨駐村結束後,來到墨爾本的李若玫,身體還無法適應大城市的喧囂,於是,她決定搭上長途火車,來到遠處的雪博魯克森林,獨自躲進自然裡。

Wall, Room, Door, Architecture, Floor, Interior design, Photography, Glass, Visual arts, Space, pinterest
李若玫
《十一月十日行於雪博魯克森林》,2016。

入山後,映入眼簾的除了磅礡山景,還有參天蔓生的尤加利樹。尤加利樹的樹皮十分容易因代謝而脫落,因此,環繞著樹幹的,是多層堆疊、並向下垂落的樹皮;在行走時,也會因腳下遍地褪了去的樹皮,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音。而尤加利樹的這種層疊狀態,於李若玫而言,象徵了它的生命力。

於是,她透過對這樣的自然細節進行複寫、擬造,重塑出一個裝置空間,記錄下此次的行走記憶。

「我先用樹皮拼貼出層疊的浮雕狀態,再以炭筆反覆描繪出層次。」李若玫說。而以屏風形式呈現,則是為了營造出衝突感;樹皮立體浮雕的背面,僅僅是平滑的木頭夾板,除了視覺上的直觀對比,同時亦製造出重製自然的矛盾性。李若玫解釋:「就是欲描繪自然,但製作的材料本身,卻是奪取自然、並經人類加工製成的矛盾產物。」

以物說書,透過植物觀看歷史

研究並描繪自然,是李若玫自至澳洲駐村後所著迷的創作形式。在駐村時期,她反覆地描畫葉子,並將之製成紙的雕塑;而較近期的創作《剩餘的風景》,則是延續那時期所發展出的作品。

Plant, Botany, Flower, Nepenthes, Bromeliaceae, Plant stem, pinterest
李若玫
《一些關於藍的研究》,2016。
White, Footwear, Drawing, Feather, Shoe, Plant, Sketch, Illustration, pinterest
李若玫
《剩餘的風景》,2017。

《剩餘的風景》所描畫的植物,是大王椰子;而它的創作靈感,則是來自台北市街道成排的大王椰子樹。這種植物其實最早是在日據時期,由日本人引進的;他們就如建房子一般,種下大量的椰子樹,作為帝國的象徵,而這樣的建設,也隨著時間跟著台北市一同成長。現在來看,它們就像是遺留在現代生活中的歷史殘影。

李若玫以植物做為媒介,去再次觀看、訴說某一段歷史記憶;就如她以描繪大王椰子葉,來翻閱台灣的歷史點滴,亦如她擬造出浮雕屏風,來收藏自身的難忘記憶。

而此次參與拍攝的另一件作品《髮髻(1985-1998)》,靈感同樣也是來自她的記憶;特別的是,這件作品歷經了兩階段的重製過程。

隨心境改變而進化的創作

作品《髮髻(1985-1998)》最初是2009年時,李若玫以她小時候留下的頭髮所創作的。當時,她將兒時剪下的長辮子拿到小時候常去的美容院,並請小時候幫她綁包頭的那位阿姨,替她把辮子紮成她記憶中最常綁的包頭,成為《髮髻(1985-1998)》第一階段的作品狀態。

Tray, Chocolate, Wood, Box, pinterest
李若玫
《髮髻》,2009。

2015年時,《髮髻》被邀請參展,當李若玫再次檢視它時,她發現自己看待這件作品的想法與心境改變了;因此,她重新用大理石將最初的包頭樣子雕刻出來,再將原先的其中一束頭髮做成髮包氈,蓋於雕塑之上,而其餘的頭髮,則被當作繡線,在圓形畫布上縫繡出包包頭的影子。

Table, Rock, Furniture, pinterest
李若玫
《髮髻(1985-1998)》,2015。
Blue, Room, Floor, Furniture, Table, Interior design, Design, Sky, Architecture, Ceiling, pinterest
李若玫
《髮髻(1985-1998)》,2015。

「第一次做這件作品的時候,我只是想用那樣的髮型,去訴說小時候的某一段記憶;但過了幾年後,當我在看到它時,我好像又脫離了做這件作品當時的心理狀態。」李若玫說道。

李若玫擅於將日常經驗裡的小細節或小事件,紀錄、轉化成極富詩性的作品;從親近的家人,到山川花草,她賦予了這些看似習以為常的事物,再次被觀賞、深掘的可能與機會。

「創作於我而言,就是身體之所需。」

小時候緊密的家庭關係,不僅展現於李若玫早期多以家人為起點的作品,更可被視為她的創作契機;「以前幾乎每個禮拜,爸媽都會載我去植物園寫生。一切就是從這個習慣和興趣開始的。」她回憶道。自此之後,她就再也沒斷過與創作之間的關係;進入了美術班、念了美術系,慢慢醞釀、不斷積累出藝術結晶,一切就像是命中注定。現在,創作被李若玫形容為她身體之所需;

「創作這項勞動就是得不斷地畫、不停地磨,它是一個需要持續動作與思考的實踐過程。」

而這樣的過程,同時伴隨著變化;包括了心境上的變化、想法上的變化,甚至是雙手的變化。「我覺得創作在成為作品前,那不停變化的過程,是最困難卻也是最讓人興奮的部分。當我心裡知道它還沒有完成、還差了些什麼時,就是必須土法煉鋼般地將它磨出來。」即使是磨出了繭也要完成,她笑稱自己似乎有些病態,「痛苦,卻享受。」她說。

Guillotine, pinterest
MING SHIH CHIANG

藝術跨界時尚

談到此次與BAZAAR跨界合作拍攝服裝單元,李若玫表示她覺得最有趣的地方,是一件作品得以從不同的角度、被不同的觀點去看待、欣賞及重新發酵。

「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對一件創作的詮釋將會迥然不同。例如,對時尚編輯而言,她看到的可能是《十一月十日行於雪博魯克森林》這個物件的美,或是搭建在攝影棚的場景、與服裝之間的呼應及對話;但是對我來說,這個作品與我的聯繫,是我行走在墨爾本森林的經驗。而最後,攝影師又會怎麼呈現這樣的畫面,同樣是我十分好奇的部分。」李若玫說。

就如觀眾在看待她的作品時,儘管每件作品都有欲呈現的概念及故事,但她不會特別希望或限制觀眾的想法;「每個人的經歷及美感都是不同的,重要的是,這樣的故事及美學能夠透過藝術創作進行對話及交流。」李若玫這麼說。

Standing, Textile, Jeans, Room, Denim, Photography, Wood, Shoe, pinterest
MING SHIH CHIANG
此內容來源為 youTube,該網站能找到相關內容或更多資訊。
A WHITE ROOM文淇與她的房間 l BAZAAR Fashion Well
A WHITE ROOM文淇與她的房間 l BAZAAR Fashion Well thumnail
Watch onWatch on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