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6 世紀時,義大利佛羅倫斯畫家雅各布. 齊門地(Jacopo Chimenti)便以左、右眼單獨注視,繪製素描,此觀看技術揭示了後世立體影像成像的原理,而一種新的觀者姿態在19世紀中葉左右的歐洲悄然形成。

以向齊門地致敬為出發點,《立體.境》一作,創造了劇場中巨大的立體視鏡, 猶如傳統圖像的「畫家」,梵松.居彭則扮演著「機器圖像操作者」(apparatus-operator)的角色, 從視覺、聽覺間的衝突與歧異,尋找新的圖像實驗,並挑戰著觀者的感知結構。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yBN2-974Xk&feature=youtu.be[/youtube]

感知是眼見為憑?還是耳朵先行?

《立體.境》作為一件跨領域作品,在閃爍雜訊與噪音聲響交互間錯的漆黑舞台中拉開序幕。燈光漸漸明亮之際,對應整齊的舞台場景中,呈現左右兩邊同質的圖像設計與近乎一致的舞者表演,正如左右兩眼間的距離因無法對焦而產生的「複影」(double image)。隨後,場景轉化為猶如照映在巨大且不可見的鏡子前,產生照鏡(reflection) 一般的視覺感知,讓觀者的觀看經驗從「複影」轉為「鏡像」。褪去黑色服裝後的純白反差,遊走於紅綠漸變轉換間的「立體視鏡」舞台,驟然的邊際跨越與失協的舞蹈語言,以圖像技術衝擊著觀看者的感知。突如其來的驟斷讓視域從分裂的兩幀合而為一。

Green, Dance, Performing arts, Concert dance, Modern dance, Performance, Event, Dancer, Choreography, Performance art, pinterest
Marc Domage

接下來,從天而降的球體懸浮於舞台中,且置於兩舞者間呈現出無重力的飄浮,有時互動、時而逃脫。緊接著從舞台上方降下的巨型錐體,將視覺的立體性再次分割。球體由白轉黑,舞者手持的長桿與三角錐體相互呼應著,之後隨著長桿隱沒於背景之中,舞者亦隨之沒入消逝於背景之中。最終,如幽靈般的人形現身,以漂浮的姿態快速消逝於舞台。

來場視覺的雙重舞蹈

身體及其「複像」(the double)在數位表演裡的顯著性已不言而喻。在「複影」與「鏡像」的巧妙轉換之間, 梵松. 居彭將舞台設計成一龐大的「立體視鏡介面」, 以及舞台中不可見(invisible) 的「鏡子介面」。透過光影變化,觀眾時而感受到分散兩邊的視域、時而彷彿脫下立體視鏡影像合而為一、時而猶如處於鏡前自我映照,藉此凸顯複像的概念在跨領域媒體藝術表演中的重要性。

在單一空間的劇場表演裡,同質的兩位舞者身體像是彼此的分身,並開始與對方進行對話、展開一場雙人舞表演,讓彼此相互「映照」(reflection)、成為「另一個自我」(alter ego),其不僅是「心靈的反射體」(spiritual emanation), 同時也是「虛擬的模擬分身」(manipulable mannequin)。

Black, Red, Light, Darkness, Line, Stage, Architecture, Night, Performance, pinterest
Marc Domage

若從「原科技性(proto-technicity)」觀點出發思考「複影」與「鏡像」,人類身體與生俱有一種原始的/原生的科技性;亦即:人類身體器官本身便是身體自己創造出來的「科技」。因此,「科技性」與「生命」兩者不可二分;生命亦必然蘊含科技性。

而《立體.境》作為當代媒體科技劇場的引薦,更賦於身體的原科技性,透過舞台如立體視鏡的設計與聲音設備的配置,強化了相互交織的視覺與聽覺共感美學(synaesthetic) 感知之傳散。

觀者透過梵松. 居彭製造出的舞台效果與聽覺裝置,強化了猶如賽博格(cyborg)般的「第二身體」感知;於是,觀者被賦予一個身體的新感知,精神生理學般的殘像(afterimages)取代了物理光學;且新觀看者技術(立體視鏡)從「視覺經驗的激進抽象與重構」中崛起,並在抽象相互競爭之主觀敘事結構成為語言遊戲所構成的多重性之際,通過圖像技術的強調,讓表演行為與觀眾感知成為一場事件的發生。

圖像技術的魔法特性

無論是「複影」或是「鏡像」,其技術性圖像指涉著由機器(apparatus)所製作出來的圖像,而透過再媒介化(remediation)的傾向採用一種新的媒介型態去創造新的觀看者技術。此時的圖像技術具有一種魔法特性,圖像並非凍結的事件,而是將事件變為情境的一種轉譯,以場景取代事件。在《立體.境》中,抽象的視覺圖像是觀者與世界的中介物,它雖然將世界幻化成人們可想像的東西;但更多時候,圖像反而取代了世界。

Black, Light, Darkness, Line, Shadow, Architecture, Photography, Silhouette, Square, Scene, pinterest
Marc Domage

藉由《立體.境》充滿詩意的圖像景致,梵松.居彭展現其遊歷於舞蹈、戲劇、表演與視覺藝術邊境的跨領域才能;透過作品中舞者姿態、聲音裝置、光影特效與景觀設置的匯聚,創造強化身體感知的傳導;憑藉創新圖像設計,使觀看行為成為激發觀者感知的立體性與視覺幻象。

關於《立體.境》,藝術家這麼說

Q:今年NTT-TIFA的主題是「連結」(CONNECTION),您如何看待策展人赫佐(Christian Rizzo) 提出的這個主題?以及您的作品如何回應這個命題?

A :「連結」對我來說是特別關注在一個表演中其所涉及的不同元素(聲音、燈光與空間)間的關係。這個關注允許我們在一個持續性的互動中,將這些差異相當大的元素透過身體融匯在一起。在《立體.境》中,這種互動主要發生在通過耳機,將光、運動與呼吸訊息傳遞給觀眾,這是聽到雙重自己的經驗,透過光和物件來揭示情緒的運動及潛力,以及聲音在聆聽和觀看之間所產生的差距。

Q :作為一個當代跨領域的表演作品,您想與不同的目標觀眾發生什麼樣的連結?您想與您的觀眾溝通任何訊息嗎?

A 在我看來,學科之間的聯繫給予我們新的感知經驗。我希望觀眾可以透過此學科之間的連結,從不同的視野來觀看這個運動;也因此,無論觀眾的年齡或過往經驗,《立體.境》將為每個人開啟一個屬於自己感官經驗的聽覺空間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lOh3g437hY&feature=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