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的華沙,意外未能進入Chopin大賽決賽的Ivo Pogorelich,因為評審之一的鋼琴名家Marth Argerich退席抗議,頓時聲名大噪。

規章護權益?

那時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德國留聲機唱片公司(DG),馬上邀請這位南斯拉夫青年錄製專輯,傑出成果加上精湛演出,Ivo Pogorelich一舉成為國際巨星!眼看聲勢正旺,DG馬上安排他和指揮名家Claudio Abbado與全美最佳樂團芝加哥交響合作,錄製原本要於決賽演奏的Chopin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Musical instrument, Pianist, Musician, Keyboard, Music, Musical instrument accessory, Sitting, Music artist, Recital, Piano, pinterest
Getty Images
克羅埃西亞鋼琴家Ivo Pogorelich。

錄音過程一切順利。Claudio Abbado效率一流,Ivo Pogorelich卓越精準,錄到終樂章最後一頁,再十秒就要結束的時候,突然有人大聲喊停。「現在已經中午12點。根據樂團工會章程,如果超時,唱片公司必須加付XX金額,本團才能繼續受雇錄音。」 「你能相信有這種事!這人心裡有音樂可言嗎!」

36年後,鋼琴家在東京和我提及此事,臉上表情仍然難掩氣憤。但類似故事我已聽了太多。「有些樂團工會規定很奇怪,像是錄音時每40分鐘就得休息20分鐘,導致演奏不停中斷,團員還不停看錶,好像多一秒就要抗議」

Musician, Music, Pianist, Jazz pianist, Piano, Musical instrument accessory, Musical instrument, Fortepiano, Composer, Musical keyboard, pinterest
Getty Images
Stephen Hough與倫敦愛樂合作Antonin Dvorak作品G小調鋼琴協奏曲。

超級好脾氣的英國鋼琴家Stephen Hough,也幾度被這種愚蠢規章激怒,雖然他也冷眼看了不少鬧劇。「某團在章程裡給自己帝王待遇,出外演出得住五星級旅館,導致巡演費用變成天文數字,最後無法成行。無法巡演,樂團財源出問題,終以破產收場,團員只能資遣。」

過勞非義務

音樂家也是人,也煩惱人間事,樂團與合唱團員也算勞工,勞動權益當然必須受到保障。畢竟美國看過太多歐洲暴君指揮總監,無止境排練加上無限度狠罵,讓人至今心有餘悸。但如此場景對台灣勞工而言,根本是做十世功德也想像不來的夢幻好命。

Protest, Monochrome, Black-and-white, Event, Demonstration, Street, pinterest
Rex
罷工抗議中的BBC交響樂團。

如果一例一休對勞資雙方都失去彈性,且因此造成雙方損害,自然需要修正。如果修正結果只偏厚一方,也未能有效保障勞動底限,那絕對不能稱為妥善立法—想想所有釀成事故的疲勞駕駛,被歌劇排練整到倒嗓的合唱團員,就算勞工自願接受連續工作12天或兩班之間只休八小時,法律都應當禁止。

Photograph, Classic, Vintage clothing, Sitting, Stock photography, Photography, Retro style, Black-and-white, Art, pinterest
Getty Images
Ludwig Schnorr von Carolsfeld與其妻Malwina Garrigues共演《崔斯坦與伊索德》。

歌劇迷都知道Wagner樂劇《崔斯坦與伊索德》首演男高音Ludwig Schnorr von Carolsfeld,就在疲累壓力中辛苦排唱,演出四場後突然過世,「為藝術而犧牲」。京劇《齊天大聖》戲稱「唱死天王累死猴」,可真正過勞殺人的場景,仍然多發生在歌劇院與國道客運。

美國樂團保護過嚴,台灣勞工保護過少,天平兩端各有論辯。不過想想人家各團團員,勞動條件照顧良好,年薪動輒六萬美金,我們勞工領的又是什麼酬勞?

別人過勞分分秒秒,我們過勞歲歲年年。聽著Ivo Pogorelich火花中帶著怒氣的Chopin,唉,人家可不必用生命換藝術。

焦元溥

國小時因Brahms的《悲劇》序曲而沉醉於古典音樂的魅力,自15歲起於報章雜誌撰述樂評。曾專修於國際關係領域,但無法割捨對音樂的傾心,爾後取得倫敦國王學院音樂學博士。其作品涵蓋甚廣,從樂曲研究解析、音樂家專訪到國際大賽報導,都能看到他的獨門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