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找不到歸屬之地的你我,都是異鄉人。

職業的性別偏見如同一項原罪,根植於各行各業,導演盧謹明穿梭在被性別劃為兩半的社會中觀察著,透過女性的視角圈點出因性別而生成的種種差異。

周日午後悶熱的空氣醞釀著一場急陣雨,前來赴約的盧導踏著溫柔堅毅的步伐不疾不徐地走進咖啡廳,點了杯香氣四溢的熱咖啡,溫醇的氣味一如稍後自盧導談吐中感受的氛圍-細膩而內斂。採訪過程中,盧導時而大笑,時而認真投入的闡述,你不會將眼前的她形容為活潑明快,但肯定是位大膽且有毅力推動夢想的女子。身為一位女導演,盧導堅定的說:「追夢的時候要無所畏懼!

Face, Ear, Finger, Lip, Cheek, Chin, Forehead, Eyebrow, Wrist, Jaw, pinterest
Ruby Kuan

台灣與英國是否有一些對女性從影人員友善的組織?

在英國有不少由女性發起的組織與協會,她們會定期舉辦交流活動,創造更多女性從影人的舞台,比如最近Raisingfilms正在努力推從影人托嬰中心與影人家庭補助金的設立,由於她們研究發現大部分女影人有家庭後,創作會因為需要照顧小孩而大幅減低。台灣雖然有女性影展等,但相對以女影人為主的交流平台還是較少。希望大家都可以為職業女性的工作環境一同努力,當我們知道這條路上自己不是孤單一人時,往前的動力會更大。

女性從影人員找工作的時候有遇過什麼挫折嗎?

畢業前後,我投了上百封的履歷找工作,幾乎都被拒絕。記得有一次在倫敦應徵副導演,當時面試我的是一位男性白人製片,可能因為我既是東方人又是女生,加上個子嬌小, 他一見到我便上下打量,他的眼神讓我知道自己已經被拒絕。整個面試過程,他再也沒有抬起頭來看我。後來,我總會想辦法把握機會,打破那種「妳可以嗎?」、「妳真的hold得住嗎?」的質疑。即使外界對我們女性的工作能力抱持諸多懷疑,我們還是得要堅持,透過不斷溝通以及毛遂自薦來爭取機會並證實自己的能力。

Bicycle wheel, Rim, Home door, Door, Auto part, Bicycle wheel rim, Bicycle tire, Spoke, Bicycle part, Tire care, pinterest
Jenny Lu
《接線員》現場工作照。

可以描述您平常工作時間的一日生活?

在台灣工作時,平日大概10點起床,早上先喝杯英式奶茶就開始一天的工作。讀讀寫寫一些資料後,下午4點則會與英國製片通話,討論公司瑣事。晚上睡前會看影片及寫日記,梳理一天的過程。

Text, Green, Book, Notebook, Font, Material property, Diary, Writing, Handwriting, Paper, pinterest
Jenny Lu
盧謹明導演的隨身筆記。

什麼樣的因緣際會下開始拿起執導筒?

其實從小一直就有電影夢。畢業後碰巧有機會去片場實習,慢慢從助導做到副導,而在擔任副導時,始終覺得腦中有一塊創意空間一直沒能使用到,所以後來決定開始寫劇本,進而籌劃拍出自己的作品。

導演必備的特質?執導的過程中曾陸續遇到的課題?

最主要的,應該就是堅持吧。拍片的過程必定會遇到很多困難以及發生一些光怪陸離的意外,而身為團體領頭羊的導演,心智必須夠堅定。若是導演不夠堅持,案子也時常會有頭無尾。

女性導演和男性導演相比最大的優勢?

我相信女性導演能夠捕捉到男性不容易留意的角度,手法會更細膩。現在從男性觀點拍攝的影片仍是大宗,觀眾接觸到的影片都是男性視角的敘事方式時,就會習慣那樣的觀影模式,甚至影響他們看待周邊一切事物。若有多一點以女性視角出發的作品,會讓我們用更多不同角度來看世界。

Black-and-white, Snapshot, Monochrome, Photography, Sitting, Conversation, Monochrome photography, pinterest
Jenny Lu
《接線員》英國拍攝第二天,盧謹明導演正在和紀培慧分析Tina角色的心理狀態。

您待過台灣和英國的劇組,是否兩邊的劇組都存在性別差異的現象?

由於我會選擇與自己信任的人合作,所以沒有出現性別歧視的情況,我也希望給予更多女性從影人員機會,像是這次的剪接以及副導皆是女性。在《接線員》拍攝過程中,遇到最大的問題是文化差異。以台灣的劇組來說,工作人員會盡量配合導演的需求,但是英國是以Health & Safety為優先考量,他們一天上班不可超過12小時,每個場景會優先評估安全性,這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溝通。

這次執導《接線員》的過程中讓您覺得最難忘的片段?

最難忘的片段應該是緹娜跟莎莎在鏡子前告別的那場戲。其實當初拍攝時,很多工作人員在現場都跟著掉眼淚。最後莎莎的哭戲,我沒有喊卡,一直拍到記憶卡滿載,讓湘琪盡情發揮,到現在我還很清楚地記得那時現場的哀傷氣氛。

另一件忘不了的,就是劇組遇到搶劫的事,到現在我仍然無法釋懷。那天拍攝非常順利,提早收工, 我們一群人去了酒吧小酌。小酌結束,收音組準備去開器材車時遇上打劫,被一群流氓用鐵棒攻擊,其中一人被打到有生命危險。隔天片場氣氛非常凝重,但是因為已經開拍兩週了,所有人都決定繼續撐下去。

Ear, Hairstyle, Neck, Sweater, Necklace, Brown hair, Back, Ponytail, Hair coloring, Feathered hair, pinterest
Jenny Lu

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接線員》的選角過程嗎?

為了挑選《接線員》的角色,我們在英國與台灣辦了許多試鏡會。緹娜這個角色,需要社會新鮮人的清純氣質,英文也要有一定水準。幾次試鏡後我想起演過《九降風》的紀培慧,並邀請她來試鏡,培慧試鏡時表現自然,我直覺這個角色就是她了。

至於妹,因為這個角色在造型上較暴露,而且口音要有馬來腔,我們花了非常多時間選擇演員。記得當時與范時軒視訊時,她仔細描述對妹個性的猜測與理解,讓我看到到她認真的態度。時軒造型容易塑造,語言能力強,我想妹非她莫屬。而莎莎這個角色,我很早就屬意陳湘琪。以前看《獨立時代》時便對她印象深刻。後來看蔡導的《你那邊幾點》,更是非常喜歡她飾演的角色,她的演技自然又有層次,我想這個角色唯有她能勝任了。於是在等待了一段很長的時間後,她終於點頭。

Poster, Leg, Flesh, Font, Advertising, Thigh, Dance, pinterest
Jenny Lu
2017年《接線員》在

請問對您而言電影篇幅長短會影響您拍攝的方法嗎?

拍短片很過癮,可以掌控大局,因為拍戲時間最多一星期,不會遇到太多問題。拍長片從前製到後製,可能要耗好幾年,很容易出現不可抗力的因素。同時也因為製作預算龐大,有時會有商業考量上的需求,譬如必須參考投資人的意見等等。

Poster, Movie, Space, Album cover, Action film, Graphic design, Advertising, Fictional character, Batman, Fiction, pinterest
Jenny Lu
2014年的短片作品《月球人》榮獲阿姆斯特丹國際影展最佳奇幻獎,2015年入選倫敦短片電影節、雷克亞維克國際影展,以及高雄短片國際影展。

未來拍攝電影會想要嘗試哪些題材?

我很喜歡聽故事,也會有把故事拍出來的渴望,從中探討人性,反映社會。但是盡量不用批判的方式闡述故事,而是希望觀眾思考自己的人生問題。我還想為異鄉人留下一些故事,所以應該還會著重在異鄉人的題材上,尤其是女性的故事。

Face, Forehead, Chin, Human, Plaster, Smile, pinterest

平時怎麼尋找靈感?

除了聽故事,看電影外,也常從音樂和藝術作品中找尋靈感。

高中念美術班時,覺得畫水墨畫很無聊,大學主修當代藝術,則排斥古典油畫。但現在反而渴望多了解古典畫作以及水墨畫,常找時間逛畫展。畫裡留空的意境以及構圖設計,其實可以運用到影片裡。

當我在聽音樂時,時常會有畫面在腦海中出現,所以平時會尋找一些特別的音樂來聽。弟弟是配樂(接線員配樂),他也常跟我分享歌曲以及配樂作品。

是否遇過人生比較重要的轉捩點?

最大的轉捩點應該是高中畢業後去英國讀書,本來在台灣備受家人呵護,到了國外發現自己的渺小與不重要。很多事情都必須自己解決,自己承擔。

當然國外的教育對我也是衝擊很大,印象深刻的是在一堂基本美術課上,我畫不出老師給的「無題」作業,愣著看同學們在紙上盡情發揮,後來理解到這是他們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幾年的國外生活讓我獨立,收斂起叛逆的心,變得比較不憤世嫉俗,所以看世界的角度也不同了。

還有,從小我與外婆感情非常好,幾年前外婆的離世對我影響很大。我體會到生命如此短暫且脆弱,也開始學著用比較寬厚的態度看待人事物,心變得比較柔軟也不再鑽牛角尖。

Monochrome, Sitting, Picture frame, Cable, Monochrome photography, Black-and-white, Machine, Office equipment, Electrical supply, Living room, pinterest
Jenny Lu
《接線員》拍攝工作第四天。

您最受啟發的片子或導演?

影片來說是費里尼的《八又二分之一》,這部片完美呈現人腦袋裡夢境,慾望幻想與現實交錯的畫面。大概沒有其他影片可以如此流暢地捕捉這樣的意境。

我非常喜歡阿利安卓伊納利圖的《最後的美麗》,這個影片無論燈光攝影表演處處充滿驚奇,我跟《接線員》攝影師把這部片研究得很透徹。

啟發我的導演之一是戴倫愛洛諾夫斯基。記得當年看完他的《噩夢輓歌》,我坐在戲院震懾很久,衷心佩服他勇於嘗試新的拍攝手法。隔年去紐約時,特別跑去康尼島拍下劇中景點。有次在波蘭影展遇到他本人,我告訴他我想拍攝長片,想請教他拍片的秘訣。他拍拍我的肩膀說:「就是要堅持,加油!妳一定可以做到的」。他的這句話,我一直記在心中。

至於台灣導演,除了李安導演,侯導,我最喜歡張作驥,他的作品寫實,充分表達人性冷暖,時常讓我產生共鳴。

Pier, Boardwalk, Sea, Horizon, Walkway, Fixed link, Ocean, Sky, Breakwater, Nonbuilding structure, pinterest
Jenny Lu
《噩夢輓歌》劇照
Boardwalk, Pier, Walkway, Sea, Sky, Horizon, Breakwater, Beach, Dock, Nonbuilding structure, pinterest
Jenny Lu
下圖為盧謹明導演朝聖《噩夢輓歌》拍攝地點康尼島,所拍下的劇中景點。

能不能請您分享近期熱愛的書籍?

最近看了陳芳明教授的《革命與詩》。我一直很欣賞他用美麗又哀傷的自剖方式寫出台灣時代轉變的故事。在他的文字當中,我可以體會他長年的鄉愁與對家鄉的矛盾與愛的情結。

還有張西的《你走慢了我的時間》,這本書是有次她採訪我跟演員時送給我們的書。在這之前我對她了解不多,但看了幾頁後便被她的文字吸引。她的作品很細膩很溫柔。看完心裡很溫暖,值得推薦。

對於台灣電影為未來發展做的努力有沒有印象深刻的地方?

台灣的Qplace發掘了許多有淺力的新秀,最近電視劇『天黑請閉眼』與『花甲少年轉大人』都讓我看到許多亮眼的演員,台灣如果有更多這樣的培訓教室,未來一定有更多優質的演員和電影。

經過這次訪談,我們知道如果不是透過盧謹明導演勇敢的爭取機會與堅持,恐怕我們也看不到她鏡頭下的《接線員》。以英國來說,影視這行女性導演的比例僅達20%,女性攝影師就更不用說,雖然這可能受限於性別和先天體格與體能的因素,但倘若因此就放棄或否定自己,許多夢想就沒有實現的機會。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J2jFBarsHQ&t=39s[/youtube]

盧謹明小檔案

Face, Hair, Eyebrow, Lip, Skin, Chin, Hairstyle, Forehead, Black hair, Cheek, pinterest
Jenny Lu

盧謹明 導演/編劇 Jenny Lu Director/Writer

出生於台灣屏東,長期旅居英國倫敦。 2000年,她以錄像作品《癢》一片獲得倫敦 ICA Beck's Future 影像藝術優等獎。 2003年則以作品《Take a Peep》在英國101國際影像展被提名。 備受爭議的錄像裝置作品《七種基本的自殺方式》在2003年英國諾丁罕的"You Are Here"Festival 展出,成為諾丁罕晚報的頭條新聞。實驗電影 "Unfolding" 被邀請參與 2004年的 Island Art Film/Video國際影展。 2014年的短片《月球人》榮獲阿姆斯特丹國際影展最佳奇幻獎,並選入2015年倫敦短片電影節,雷克亞維克國際影展,以及高雄短片國際影展。2013年《接線員》榮獲台灣文化部優良電影劇本優等獎,影片在2017年的愛丁堡國際電影節舉辦國際首映。影片入圍米蘭影展『最佳影片』以及『最佳女演員』,並同時入選德班國際影展、紐約亞美國際影展,即將在今年底的英國雨舞影展舉行倫敦首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