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進行過一項有關台灣遊學生在東京旅居經驗的研究,藉由參與觀察和深入訪談等方法,我想了解這群介於長期移居者、與短期觀光者之間的旅居年輕人(在日時間約三個月至一年左右,也有人如候鳥般週期往返),他們有著什麼樣流動游移的生活體驗、文化反思和自我認同。

instagramView full post on Instagram

其中一個有趣發現是:這些想學習日語、進修專技、尋求創作靈感或創業機會的旅居者,他們多數對於觀光名勝已無太大興趣,甚至也不再常朝聖熱門消費場所。因為租金考量,許多人都住在「下町」庶民社區,並逐漸長出某種「類居民」的認同感受。但於此同時,

他們始終還帶著旅行的心情(相對於確定久居者),於是便折衷地一方面自我「去觀光化」,另方面又持續進行著沒有特定景點或消費意圖的日常遊逛。

以城市作閱讀文本

這種樣態,有點像詩人Charles Baudelaire描繪十九世紀巴黎街頭新興的「漫遊」(flânerie)──不為明確目的(如前往工作、進行採購或從事觀光),只是隨性穿梭、從容漫步於大街小巷。

漫遊者期待並追尋各種偶遇,體驗「預見非預期人事物」的趣味,也因此練習一種「意外發現珍奇事物的能力」(serendipity)。

在Charles Baudelaire的年代,成為漫遊者的人以中產階級男性居多,如今倒是有點不同。無論男女、也超越階級或文化資本限制,畢竟在城市裡的漫遊閒逛並不需太多成本花費。甚至,

社會學家Mike Pressdee還因此創發一個概念:「無產青年的Shopping」,來描述沒錢但有閒的移居社群年輕人,他們喜歡獨自或結伴遊蕩,迎向各種機遇,來平衡百無聊賴的困頓生活。

進一步來說,漫遊與散步,不僅滿足個別人們「在旅行中體現生活感」、或「在生活中擁有旅遊感」的雙重渴望,其實對於城市的變貌,也會激起一些化學反應。

哲學家Michel de Certeau在其經典《日常生活的實作》中,就反轉了「城市基底是由各種物理性實體與社會性制度構成」的看法,而主張

城市更像是一組龐大文本系統,由每天生活走跳在這裡頭的各色人種,所發展出的「行走修辭」(walking rhetoric)和「空間敘事」(spatial narratives)所共構。

如果一座活生生的城市,集合了「各種路人行走在不同空間」的修辭和敘事,那麼閱讀擁有這些豐富修辭與敘事的相關書本、雜誌,毫無疑問便是每一次旅行中最能貼近庶民生息的真正媒介。

相對的,或許也因此想像連結,而得以在自己無法動身出發旅行的日常情境中,找到體驗習以為常事物的新角度和新感受。如果說生活總在想像的他方,誰說旅行不能就在我城此刻被實踐。

擇街頭為觀察對象

我所熱衷日本的「路上觀察學」和「考現學」,就熱鬧展現了上述精神。從街道門窗、號誌、廣告、人孔蓋等採集分類,到各種公共空間(如電車、商店等)活動人群的穿著、用物與姿態等觀察歸納,鉅細彌遺逐漸匯聚、發展成一門現代都市生活百態的有趣新學問。

Smile, pinterest
James Lin
《散步の達人》。

在這樣的文化底蘊中,會有像《散步の達人》這樣訴諸單純漫遊趣味的精彩雜誌,就不讓人訝異了。這本雜誌和一般都會情報誌不同,它並非以推介可前往購買東西或進行社交的場所為報導主旨,也不是把閱讀者簡化為消費者。這本雜誌直白如其名,就是要用各種不同企劃主題切入,談大東京各個區域中、與不同人事物相遇的日常散步。每一期最後,雜誌還會附上一個可以自己動手剪貼黏合、由實拍相片組構成的街道一角紙模型。

Product, Material property, Ink, Paint, pinterest
James Lin
《思い出 牛乳箱》。

而若說路上觀察再現於紙本能有什麼瘋狂趣味,那我書架上蒐藏的《思い出 牛乳箱》可能就是極致一例。這本攝影集收錄了上百個掛在人家門邊的各色牛乳盒,不僅年齡與體況不同、色彩繽紛、材質各異(有木製、鑄鐵或塑膠的),用心設計的廠牌商標與字型,更值得好好端詳比較。

Yellow, Text, Road, Line, Lane, Infrastructure, Poster, Parallel, Asphalt, Thoroughfare, pinterest
James Lin
《路上觀察學》。

除了微小物件的放大凝視,散步的路上觀察對象當然還有人。像是日本《路上觀察學》一書中的經典案例:「高中女生制服觀察」。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259676931178470&set=a.259676924511804.1073741828.100014084950422&type=3&theater[/facebook]

此外,住在紐約的Scott Schuman,更是在街頭發現型人時尚的代表之一。他一開始只是在自己部落格,分享街頭漫遊所遇見「穿搭有型有主張」的人們,逐漸受到大眾矚目和各雜誌的青睞邀稿,最後甚至得到倫敦V&A博物館與東京写真博物館的永久收藏。

筆行至此,或許寫作和閱讀也一如散步,隨時隨地都能起身出發,也可隨性告一段落。畢竟不論晴雨或不同心境,迎向無數機遇的街頭漫遊或紙上旅程,都靈光閃現地提示我們,好好活著期待奇妙偶遇的生命趣味。


李明璁

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現任教於台大社會學系。研究關注於大眾文化與東亞社會、媒體消費與性別認同等。在傳道授業以外創辦了《cue.電影生活誌》,亦曾擔任台北電影節、時報文學獎等評審,另著有散文集《物裡學》與短篇小說集《Rock Mo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