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在2018年進入第十個年頭。

過往九年兩廳院與眾多藝術家所奠基的舞台能量,為台灣注入難能可貴的教育價值與臨場感動,更讓人期待在今年這立下重要里程碑的時刻,TIFA將會如何與登台的表演者們一同任創作能量無拘迸發,在舞蹈、戲劇與音樂的疆域裡,或交疊或獨立地建構起舞台上的三角關係,為你我端上最奪目的藝術盛宴。

銷魂舞步

即將在實驗劇場登場的重磅舞蹈節目《BECOMING》,為驚豔歐洲舞壇的西班牙新銳編舞家Iván Pérez的新作,累積歐陸 10 場巡演好評後,Pérez更添加台灣在地元素,並在台灣獻上全亞洲首演。Pérez轉化自身長年的拋問:「我的『身份認同』是什麼?」——透過與台灣的舞蹈空間舞團合作,以大膽前衛的舞步盡情思辨問答。他將歐洲首演的原版擴大、深化,並嘗試滲入「台灣味」,藉由感性而理智的舞蹈,讓觀者共感台灣環境與人群的動能。

Arm, Leg, Human body, Hand, Performing arts, Elbow, Interaction, Muscle, Contact sport, Knee, pinterest
國家兩廳院
西班牙新銳編舞家Iván Pérez的新作《BECOMING》。

舞蹈空間舞團的舞者陳韋云於去年六月即參與Pérez歐洲巡演的構想,每天付以七小時的密集排練,將最初50多項的主題,淘金般去蕪存菁到演出時的15項命題。而籌備台灣三月的演出,Pérez與陳韋云更在原訂的正式排練以前,自一月起每日帶領舞團進行基本練習。藝術家面對每一場演出都絕不設限的精神與熱情,期待引領作為個體的所有觀眾,隨著《BECOMING》覺察外力雕塑的勁道與自身心境的改變,漸漸地駕輕就熟且逐波而舞。

instagramView full post on Instagram

另一齣將在台灣亞洲首演的《喬望尼俱樂部》,則由比利時鬼才編舞家Claudio Bernardo,引領比利時文字舞團共同演繹,力邀觀者遁入銷魂之私密派對。那聲聲迴蕩在俱樂部四壁之間的Mozart作品,吹響了靈魂潰逃的號角。俱樂部內無數擦身過客,彷若人生的百味雜燴。嘗試寬衣解帶未必能表現出最純粹的自我,唯在探索的旅途中,任誰都盼靈魂不隨肉身凋零,而每段生命的際遇皆能如神話續傳不止。

Purple, Violet, Performance, Light, Aerialist, Performing arts, Acrobatics, Event, Electric blue, Performance art, pinterest
國家兩廳院
比利時鬼才編舞家Claudio Bernardo的《喬望尼俱樂部》。

聽覺迷走

喜歡享受旋律,閉上眼雙腳便騰空的聽覺饗宴,那麼絕不可錯過「台灣民歌之父」胡德夫,與其部落好朋友們帶來的《詩乃伊》。「詩乃伊SENAY」在排灣語中意為「一起大聲歌唱」。胡德夫低沉渾厚的嗓音,始終能為深愛台灣的子民發聲,娓娓道盡這片土地的故事。本次登場TIFA的演出,更加上吳昊恩、雲力思、林廣財與桑梅絹的多樣聲色,他們的音域組合溫柔而堅定,共鳴著台灣質樸大地上最令人動容的靈動原音。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ntch.tw/photos/a.115541651833828.27562.111334415587885/1658382634216381/?type=3&theater[/facebook]

而追隨經典的藝文老饕們,不妨直行國家音樂廳,按「票」索驥入席。由國家交響樂團帶來總監系列4《馬勒第七》,將一併獻上Johannes Brahms的《命運之歌》與Gustav Mahler的第七號交響曲。

19世紀 Brahms的合唱名作《命運之歌》,揉合作曲家的柔情與對未知的臆測,巧妙兼敘天國祥樂與風暴般的無情,呈現浪漫派最精到的合唱。而藝術成就連Brahms都盛讚的奧地利作曲家Mahler,則貫以無止盡的音符訴說充盈內心宇宙的惆悵與徬徨。

緊接著於TIFA舞台再現的馬勒《第七號交響曲》或可視作Mahler最具實驗性質的作品,終樂章如當代資訊爆炸世界的迷亂。而呂紹嘉總監與國家交響樂團,將如何細膩詮釋複雜多變的曲目,每每嘗試想像便被吊足了胃口。

刺激感官

有了聽覺和視覺享受,轉個身便走入因故事加乘精采的戲劇演出。《馬戲暗影》由來自法國的聲光劇團精心打造,藝術家以紙張、水墨、沙和剪影等尋常物料作為媒材,用妙想點石成金,透過大銀幕帶來奇幻的魔法術。光影下的人偶如智者般侃侃談起從黑夜到黎明的寓言故事,滿足所有期待馬戲團與奇蹟的成人赤心。

White, Black, Black-and-white, Monochrome photography, Monochrome, Photography, Silhouette, Music, Darkness, Style, pinterest
國家兩廳院
由法國的聲光劇團以紙張、水墨等媒材悉心打造的《馬戲暗影》。

以《雲端情人》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最佳藝術指導的K.K. Barrett,則為《機器人情歌》操刀影像視覺,他在舞台上以電影手法執導拍攝40隻木偶、20個微型場景,刻劃栩栩如生的絕美質感,溫柔書寫一個瀕臨廢棄的機器人愛上一位人類女孩的故事。逐漸喪失音樂功能的機器人,獨為心愛的她創造一首歌曲,細細聆聽由知名DJ無尾熊小子結合鋼琴與唱盤混音器,搭配阿菲亞拉絃樂四重奏的曼妙演奏,使得這原來自加拿大繪本的原創故事,立體化為跨國界感動觀者的科幻傳說。

Stage, Performance, Projection screen, Technology, Display device, Room, Electronics, Animation, Multimedia, pinterest
國家兩廳院
改編自加拿大原創繪本故事,並由奧斯卡金像獎提名最佳藝術指導K.K. Barrett親手操刀的《機器人情歌》。

呼應TIFA周年,並向偉大藝術家致敬,則不可忽視1997年首登台,時隔20年在TIFA磅礡回歸的Pina Bausch經典之作《康乃馨》。上千朵康乃馨在舞台上綻放,舞者置身溫煦的彩色幻境中,他們奔跑、追逐,交換囈語,渴望分享彼此的愛。

Fashion, Dress, Event, Performance, Fun, Retro style, Vintage clothing, Photography, Performing arts, Plant, pinterest
國家兩廳院
1997年首度登台的Pina Bausch經典之作《康乃馨》,二十年之後再度精彩回歸。

正如TIFA過往帶來的驚豔「十」光,每每與觀眾分享無數藝術家歷時多年深耕與純熟底蘊的成果結晶。每一年舞台上滿是鼓動人心的創作活水,每一年座席都不乏新鮮而好奇的面孔。

今年的主題「TIFA Perfect10」,不僅要作為第十年完美的轉捩點,兩廳院更竭誠攜手來自20檔節目、數十數百位藝術家、數千數萬名觀眾,一齊感動加乘,領TIFA躍向十次方倍的精彩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