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新生兒誕生時的哭聲是因為進入了對他來說一個陌生的世界,那麼青少年時期的徬徨與焦慮也一定是出自一種精神上的陌生。孩提時期吸引著我們的注意力的是物質與肉體的必然性,而在自我與精神逐漸萌發的青少年階段,世界忽然變得立體,我們對時間、過去、未來逐漸建立起意義,但卻無從得知我們所認知的與真實的是否相仿、契合。焦慮是生命茁壯中掙扎的過程,如同細胞增長的同時隱喻著著裂解與分離。

於是,閱讀在此時扮演的是一種焦慮的寄託與安慰劑的角色。

「閱讀在過去壓抑的年代,提供了一個想像與冒險的可能。」蔡詩萍說。高一時讀到的《家變》正是一個例子,那次的閱讀經驗讓他理解到文字所蘊藏的力量。「作者運用獨特的文體與聱牙的文字來訴說兒子對父親的背叛,尤其是在威權、保守的年代有許多價值觀在當時是被視之為自明之理,且不可質疑,但作者卻能夠對親子關係、儒家倫理加以挑戰。」面對龐大的價值體系卻毫不卻步的精神,對當時的他而言是充滿著震撼的。

閱讀對青少年時期的蔡詩萍而言,扮演的是安撫靈魂的角色;對現在處於中年時期的他,則是活躍靈魂的角色。「那是超越肉體的,只要我們腦袋還能夠思考、眼睛還能夠看、手還可以翻書,就可以讀。」閱讀讓他能夠與時俱進,不受制於時光對肉身的摧殘,閱讀在此時的意義成為了一股支持他往前走的力量。

Botany, Forehead, Tree, Photography, Jacket, Black hair, Plant, Smile, pinterest

閱讀是思辨能力的養分

在過去的社會並沒有太多娛樂選擇給孩子們,於是閱讀理所當然地就成為一個選項。但今非昔比,選擇多了,閱讀也不那麼吸引人了。但是,閱讀所能帶給孩子們的養分卻是最良好的。蔡詩萍認為,閱讀能使小孩的思考方式改變,並使言談書寫間的文字運用更加成熟。其中最重要的是思辨能力的進步,每本不同的書籍都宛如一個個新的世界,在吸取其內容與觀點的過程中都會讓小孩子的思想與看世界的角度變得更為多元。「給孩子們培養閱讀的習慣還是必需的,適量的閱讀一定會看得到孩子的改變。而習慣的培養很大一部分則來自於環境,若是能夠給小孩閱讀的示範,甚至是陪伴他共同閱讀,也是比較好的。」

打開知識的邊界

因為工作緣故,蔡詩萍一週至少會看兩三本書,這部分是以速覽的方式閱讀。但就他有興趣的書籍的部分,則習慣一個月閱讀大概在五到十本書左右。對於他所在意的書,蔡詩萍會加倍投入更多的專注力,有時更會重讀一些作品,蔡詩萍舉例道,如馬奎斯的作品,在前幾個月加以有系統地重讀,「讀了大概十幾本吧,在那段時間覺得對他的作品,甚至馬奎斯的魔幻寫實的背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蔡詩萍更說到,有時培養起興趣之後,閱讀會有擴大自己知識邊界的力量,他說,在重讀馬奎斯作品的過程中察覺到對拉丁美洲歷史的了解有限,進而自己去查找了一些歷史脈絡的文獻來閱讀。

老書就像老友,是一種熟悉的默契

比起上一般的書店,蔡詩萍更喜歡沉浸在二手書店的世界。對他而言,文字與書就像是有了性格與氣質一般,「有時會在二手書店看到許久不見的書,那種感覺就像是見到了多年不見的老同學。」或許也是因為文字對他而言有著特別的情感,在閱讀習慣上也有著自己的堅持。「我會盡量將時間分配給自己喜歡的書籍,不讓外務干擾這些時間的閱讀;也會特別將一部分的時段分配給詩詞類的文學作品,例如睡前。」在這些特別時段的閱讀會讓自己的思緒能夠延伸、更為自由。

蔡詩萍|推薦書單

  1. 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百年孤寂》
  2. 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愛在瘟疫蔓延時》(台譯)
  3. 村上春樹《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
  4. 陳芳明《謝雪紅傳》
  5. 約翰羅爾斯《正義論》

圖/文授權出處: 我在世界閱讀日活動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