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在過去是知識與資訊傳播的權威媒介,到了當代,卻在閱讀視野中逐漸淡出。因為科技發展迅速,相對於及手性更高的網路與電子產品,從書本吸收知識,變成了有點老派的途徑,彷彿特殊風景。

楊佳嫻說,「資訊取得容易,資訊量大,差不多是泥流的程度,我們很容易回過神來才發現泥足其中,讀了很多沒有營養的資訊;但是書本不同,它是有重量、氣味、色澤、觸感的,還有翻頁時的聲響,雙目觸及書本時的雙頁面空間感等等,它讓知識與情感更為『實在』,沉浸於其中時,閱讀也不致於太過發散。」

對於這沉浸的喜悅,楊佳嫻用了「專一」來形容。專一、專注於一件事物上,對現代人而言,實在是再奢侈不過的了。

Restaurant, pinterest

文字是一種質料的美

身為一個文字創作者,楊佳嫻與書本有著深刻的緣分。在過去資訊不發達的年代,一個小孩的全世界可能僅僅是他所生活在的那幾條巷弄街坊,但是,在家庭環境影響下,書本讓楊佳嫻跨越了生活的藩籬,進入到書籍所顯現的多樣貌的世界。而對她來說,不只是打開了少年時期的眼界,書本更是她在年少時的煩躁與陰鬱下的避風港。

創作與美感密不可分,身為詩人的楊佳嫻也有此體悟。如何處理「美」是一個問題,楊佳嫻認為,美是很容易流於陳腐的,她說,在她教學的過程中時常看到學生用了太多的形容詞,以為這樣就很「文學」。她引用木心的話,「敏於受影響,烈於展個性」,深入認識傳統,吸收好處,讓知識、技巧與性格之間取得平衡,有時候甚至可能是一種傾斜的平衡,方有突出點,才不容易被複製的。楊佳嫻個人的習慣是,在寫作時會特別在意色彩、光線、氣味、乃至讀音所產生的軟硬感。她說,這有可能是來自於寫詩的訓練,因為詩不同於其他文體,使用的一字一詞必須凝鍊,將文字本身特性發揮到最大。以沙特的話來說,文字不單單是工具,還是一種質料。

閱讀的熱情 構成當下

如何在文字創作領域維持一定能量的發表呢?她說,「我相信有靈感的存在,但是該怎麼才能捕捉到靈感?或許是更難的。捕捉靈感的能力來自於人當下的狀態,因此將狀態預備好是很重要的。而這個預備是來自於平常所投入的閱讀習慣與那份熱切,讓這個狀態日常化、內化為一種習慣。寫作應該是一種自然的狀態,而非受到主題的支配才去關注。平日投入什麼、關注什麼,自然會驅動寫作。」

楊佳嫻的理性與感性

在文字創作領域之外,楊佳嫻也是一位學者,或許是因為這樣的雙重身份,讓她在看似主宰學術的「理性」與創作所需的「感性」這看似對立二分的兩種身分之間,有另一層體認。她說,「從事創作也可以是理性的。靈感發想是感性沒錯,但是仍然需要足夠的觀察與組織能力來將感受化為文字。而教書也可以是感性的,對文本的解讀固然需要有足夠的知識背景,但正也因為是教學,需要有一種熱誠,才能吸引學生一同進到文字裡頭。」在與文字為伍的生涯中,可能最重要的就是這份熱情的存在,讓楊佳嫻在學術與創作的道路上永不停歇。

楊佳嫻|推薦書單

  1. 茉莉‧戈波提爾‧曼寧《書本也參戰》
  2. 曹雪芹《紅樓夢》
  3. 蒲松齡《聊齋誌異》
  4. 羅葉《羅葉詩選》
  5. 張亦絢《永別書》

圖/文授權出處: 我在世界閱讀日活動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