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ks like a girl, but she's a flame/ So bright, she can burn your eyes/ Better look the other way/ You can try but you'll never forget her name/她看來像個女孩,實際上卻是團火焰/她是如此明亮,而能灼傷你的雙眼/最好是用其他方式看她/你可以去嘗試,但仍將無法忘記她/

Girl On Fire,是從2012年經典到現在的不朽歌曲。慷慨激昂的曲調配上Alicia Keys渾厚的嗓音,為歌頌的女性們注入不讓鬚眉的力量。

誰說只有男人才能論軍功位階?誰說握有軍功位階才算是飛黃騰達?誰說飛黃騰達了才算是值得被稱頌的人?在這裡,我們分享了七位值得被稱頌景仰的女性,以及她們所撰寫的自己的故事。

1. ⟪挺身而進,Lean In: Women, Work and the Will to Lead

Skin, Chin, Nose, Forehead, Poster, Smile, Hair coloring, Jaw, pinterest

作者:雪柔∙桑德伯格/譯者:洪慧芳/出版社: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未來,取決於我們興趣與熱情,而非性別。突破內心的障礙,挺身而進!

雪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是臉書營運長,2007年起連續6年獲選為《財星》雜誌50大最有權力的商業女性,並榮登2012年及2013年《時代》雜誌全球百大影響力人物

此內容來源為 youTube,該網站能找到相關內容或更多資訊。
圖片
Watch onWatch on YouTube

201012月,她在TEDTalks發表激勵人心的演說,談到很多女性在無意間縮限了自己的工作生涯。她鼓勵女性「往桌前坐」、接受挑戰、積極追求各種目標。這場精彩演講掀起了一股風潮,至今累積330萬次的點閱。

桑德伯格從她自己二十年工作經歷,問了一個最關鍵的問題:「為什麼到了今天,位居高階領導位置的女性,還是如此稀少?在已開發國家中,包括台灣在內,女性大學畢業生早已超過50%,在競爭最激烈的法學院的比例也超過男性,但女性在全球議會、企業高層、董事席次所佔的比例都不到20%,除了一些社會制度因素、女性生育的生理條件之外,女性是不是自己限制了自己?」

在本書中,桑德伯格延續她在TEDTalks掀起的話題,首度完整公開從成長背景、哈佛求學經驗、世界銀行助理、麥肯錫顧問、美國財政部幕僚長、谷歌副總裁到臉書營運長,一路觀察、體驗到的職場問題,並點出關鍵應對心態,同時旁徵博引扎實的研究資料,釐清職場女性在生活與各種選擇中所面臨的層層迷霧和偏誤。桑德伯格詳述個人的選擇與錯誤,大方分享她為自己、事業及家人做抉擇所面對的日常交戰、掙扎。此外,她也針對談判技巧、尋找人生導師,以及如何打造令人滿意的工作生涯等議題提出實用的建議。桑德伯格鼓勵女性設下界線,別再相信「兼顧一切」的迷思。對於女性如何結合事業成就與自我實現,桑德伯格提供了具體的建議,並證明男性如果支持女性同事和伴侶,也能跟著受惠。

2. ⟪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一千一百哩太平洋屋脊步道尋回的人生,Wild: From Lost to Found on the Pacific Crest Trail

Poster, Movie, pinterest

作者:雪兒∙史翠德/出版社:臉譜

在太平洋屋脊步道上,我別無選擇,這是一趟喚醒自己的旅程,一旦放棄,也等於放棄了自己。

此內容來源為 youTube,該網站能找到相關內容或更多資訊。

改編電影於2015年初上映。由金獎影后瑞絲∙薇斯朋(Reese Witherspoon)主演、《失戀排行榜》、《非關男孩》尼克∙宏比(Nick Hornby)編劇。當時各界媒體預測瑞絲∙薇斯朋將以此片再度奪得奧斯卡影后。

「那年夏天到太平洋屋脊步道徒步旅行,我學到的是,選項是那麼少,卻常常被迫選到最不想做的事,而且沒有逃避或拒絕接受的機會。那天,當我緊貼著灌木叢包紮著鮮血淋漓的手指,同時因為周遭可能隨時出現長角牛而戰戰兢兢時,我只能在『可能會碰上牛的回程』與『可能會碰上牛的去程』之間做出選擇。於是我繼續往前走。……迂迴複雜的人生竟然可以變得這麼簡單純粹,讓我驚奇萬分。我漸漸領悟,即使在步道上的這段日子,沒有把時間都花在思索生命的悲傷、不幸與失敗,又有什麼關係呢?」

六歲,生父從生命裡缺席;二十二歲,母親過世,姐姐和弟弟因悲痛漸行漸遠。雪兒∙史翠德在傷痛的占據下,沉淪在毒品與一大堆男人中,婚姻緊接著破裂。四年後,她一無所有,做了最衝動的決定:徒步走太平洋屋脊步道,開始人生的許多「第一次」。啟程前往一個一直知道它在那裡,卻從未造訪過的世界,背著自己連提高一公分都沒辦法的超大背包,她懷抱的只是一個希望—期盼一切變得不一樣。

這樣的渴望如同漫漫荒野。

沿途戰勝了響尾蛇、黑熊、酷熱氣候與破紀錄的大雪封山,也坦然接受步道上的美麗與孤獨。本書具備了充滿張力且特色獨具的文筆、溫暖動人又幽默詼諧的風格,更鮮明生動地表現出一個年輕女子排除萬難、往前挺進時所經歷的恐懼與快樂。一千一百哩的路程一層一層剝開史翠德的痛處,最終也療癒了她的傷口。

出書後歐普拉在節目中訪問雪兒:歐普拉:「這趟徒步之行教了妳什麼?」

雪兒∙史翠德:「『接受』。我必須接受時數的事實、哩數的事實、夏天的事實、人生的事實……一遍又一遍。我發現一旦接受所有的難題,其他所有的事就會跟著退讓幾分。每踏出一步,就會引領我踏出下一步,下一個真相也跟著自己揭開。我們全都會受苦、我們全都會心碎、我們全都會有難題,它們是人生的一部分。光是體會到這項事實,對我就意義深遠。」

3. ⟪只是孩子,Just Kids

Poster, Vintage advertisement, Font, Retro style, Advertising, pinterest

作者:佩蒂∙史密斯/譯者:劉奕/出版社:新經典文化

不是因為那裡比較美,而是因為,我們後來再也沒有那般真摯地活過。

「龐克教母」佩蒂∙史密斯(Patti Smith)的回憶錄。聽起來多麼鏗鏘而有重量。裡面會是冠蓋雲集?或是極端、激烈與放蕩?在那個最好的時代裡,難道不是什麼都有?

也許我們曾經聽聞過那麼多「佩蒂與她的朋友們」的故事,嚮往卻也幻想著那個時候的紐約文化圈,卻不曾真正細細地,一首一首讀過她的歌,所以當我們期待無比地翻開在中譯本出版之前早已締造一波傳奇的這本《只是孩子》,我們才會那麼訝異。隨即,傷感與憂鬱像大海般地淹沒了我們。

原來這是一首很長的詩。

原來我們的青春、夢想、愛戀本是一筆與另一筆的詩,只是很少人來得及將它寫下。但佩蒂做到了。她用二十幾年寫下了那些年的一切。

「這一切將通往何處?我們將會成為什麼人?這是我們年輕的問題,年輕的答案也已揭曉。一切通向彼此,我們成為自己。」佩蒂史寫著。

所謂的繁華、盛名,那種一群藝術家碰在一起然後開創萬事美好的繽紛洶湧,會不會根本就是一個根深柢固的誤解?藝術家們的生命是否也是那麼些瑣碎的擔憂?金錢、健康、愛/被愛/不愛/什麼是愛、寂寞、掙扎著往上爬、抱怨著不被賞賜….。是否唯一的差別,只在於他們能為表面上看來如此相似的情緒辯證出其本質上的不同?

然後平凡的生命,因為這些銳利也優美的反思與揣摩,展露出真正的崎嶇。然後他們得到了一個「活得那麼精彩」的生命。

《只是孩子》關於兩位知名藝術家之間的私密情誼,關於一掛首席文化icon彼此琢磨爭豔的原初場景,更也關於,每一個人年輕時所談過的戀愛、懷抱過的夢想,卻沒能轉化地敘寫成詩,的種種。

回憶錄有很多不同模樣,《只是孩子》是那種,會讓我們想回去住在記憶裡的。

4. ⟪重生:桑塔格日記第一部,Reborn: Journals & Notebooks 1947-1963

Cheek, Hairstyle, Chin, Forehead, Eyebrow, Text, Photograph, Collar, History, Blazer, pinterest

作者:蘇珊∙桑塔格/譯者:郭寶蓮/出版社:麥田

這是擁有「當代最偉大知識分子」美譽的桑塔格,誠實的不安和反省。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難以被歸類的傑出寫作者,不僅是一名小說家、哲學家、文學批評家、符號學家,也是電影導演、劇作家與製片。影響遍及各領域,與西蒙.波娃、漢娜.鄂蘭並列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三位女性知識分子,而有「美國最聰明的女人」的封號。

她每發表一本著作都成為了一件文化盛事。桑塔格一生獲獎無數,1996年獲得哈佛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並當選為美國文學藝術院院士,2001年獲得耶路撒冷獎,表彰其終身的文學成就,2003年再獲頒德國圖書交易會和平獎

雖然她已於20041228日離世,但她提出的問題仍敲打著讀者的心靈,世界也從未停止對她的思考與懷念。

桑塔格逝世之後,兒子大衛∙瑞夫整理母親日記和手札集結的作品第一部, 收錄的是從十四歲至三十一歲(1947-1964)的日記,從青春時期開始,桑塔格便開始對抗自己,也和世界作戰。從早年日記中可看出,她對藝術領域的嫻熟,對自己判斷力的極端自信,以及對知識的強烈渴望。然而她對失敗的感受,在愛情與性慾道路上的崎嶇跌撞卻也同樣熾烈難擋。

本書記載的是她對閱讀的飢渴、寫作的追求、對愛情和性欲的探索。她的痛苦、閱讀書單、愛與恨、思索與反芻……

5. ⟪孤獨的反義詞,The Opposite of Loneliness: Essays and Stories

Sleeve, Jacket, Text, Font, Street fashion, Raincoat, Publication, Overcoat, Advertising, Parka, pinterest

作者:瑪麗娜∙基根/譯者:黃佳瑜/出版社: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以精準文字探索人性最深處的孤寂,道出年輕世代的困惑與理想 。

此內容來源為 youTube,該網站能找到相關內容或更多資訊。

瑪麗娜∙基根的父母於2015年接受了凱蒂·庫瑞克在節目⟪Katie Couric Show⟫中訪談。才華洋溢的耶魯女大生,畢業後五天因意外驟逝,生前發表的最後一篇文章,吸引超過140萬人點閱。慧黠的文字詩意、大膽而力道十足,充分捕捉到年輕世代的希望、徬徨、孤寂、摸索與掙扎……

「我們找不到一個詞來表達孤獨的相反意義。如果有的話,我得說,那就是我此生所追求的;那就是我衷心感激耶魯帶給我的感受,也是我害怕明天一早醒來、畢業離開之後,即將失去的感受。」

耶魯大學畢業生瑪麗娜∙基根(Marina Keegan),立志用生命當一個真正的作家,年僅22歲,已在身後留下豐富的創作,《孤獨的反義詞》這本書集結了她的短篇故事及隨筆共18篇,道出各種人物及形式的孤獨:猝逝的曖昧情人、空巢期的父母、駐守伊拉克的軍官、暗藏刺青的老婦、失聯潛艇的船員、擱淺的鯨魚……等,全然不落俗套,篇篇撼動人心。

20125月,瑪麗娜以優異成績畢業,前途一片光明燦爛。她創作的音樂劇即將在紐約國際藝穗節上演,知名雜誌《紐約客》也有一份工作等著她赴任。不幸的是,畢業後五天,一場車禍驟然奪走了這個才華洋溢的年輕生命。

瑪麗娜畢業前夕發表的最後一篇文章〈孤獨的反義詞〉,在網路上被熱烈分享轉載,不僅是因為文中洋溢的無限可能性與現實的對比過於令人震驚惋惜,更在於她說中了廣大同代人的心聲,宛如《最後的演講》(The Last Lecture):什麼才是屬於我的志向與夢想?如何善用自己的才能為世界帶來改變?瑪麗娜的生命永遠停駐在2012年,而她遺留給世人的文字,將讓人心頭無可迴避地重重一震。

6. ⟪疼痛是一道我穿越了的牆: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自傳,Walk Through Walls: A Memoir

Sleeve, Text, Poster, Costume, Photo caption, pinterest

作者: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譯者:蘇文君/出版社:網路與書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她繼承母親「穿牆」般的意志,超越身體與精神的極限,拋出生命議題邀請觀看者共同參與、思索。

「我必須把自己丟入這種狀況之中,給我自己帶來這麼大的情感傷痛,才能擺脫這一切,才能把他從我的生命中驅除。而我確實這麼做了⋯⋯在那一刻我不再喜歡他的氣味。而當我不再喜歡他的氣味以後,一切都結束了。」

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 1946-)再度選擇以疼痛的方式去表達自己,只是這次不是明刀明槍的藝術表演,而是要離開她的情人,也是她藝術上的合作伙伴烏雷(Ulay)。這本自傳的心臟是一齣歌劇般的愛情故事,而他們的故事終於在中國長城畫下戲劇性的句點。

愛與痛一直佔據了阿布拉莫維奇生命的重要部分,父親離家出走,與別個女人另組家庭;她那當過解放軍、有嚴重潔癖的母親,從不曾親過或擁抱過她,以斯巴達方式進行管教與精神控制。當阿布拉莫維奇將躋身國際藝術家行列時,她還是得遵守每晚十點回家的宵禁。她才剛用刀割自己、用火燒自己,但這些都得在晚上十點前完成。

阿布拉莫維奇以身體作為媒介,進行各種觸目驚心的表演,挑戰了社會認知。「我體驗到了絕對的自由——我感到自己的身體毫無束縛、毫無限度;痛楚一點也不重要,什麼都不重要⋯⋯那一刻我知道我找到了自己的媒介。沒有任何繪畫、或是我能夠做出來的物件曾帶給我這樣的感受。」她繼承母親「穿牆」般的意志,超越身體與精神的極限,拋出生命議題邀請觀看者共同參與、思索。

阿布拉莫維奇的故事時而觸動人心、時而轟轟烈烈,帶有冷冷的幽默,道出了一段將自己推向恐懼、痛苦、筋疲力盡的極限,所成就的無人能敵的藝術事業;以及追求情感與靈性轉化、絕不妥協的危險旅程。本書就是一個傑出的表演,清晰有力地描述了一名超凡藝術家的傳奇人生。

7. ⟪在我告別之前,Dying: A Memoir

Bird, Text, Organism, Coraciiformes, Adaptation, Beak, Wildlife, Logo, Perching bird, Illustration, pinterest

作者:柯瑞∙泰勒/譯者:王凌緯/出版社:八旗文化

面對眼前的所有阻礙,我盡我所能,鼓起足夠的勇氣去思索慘淡無光的未來。

「身為明白自己大限已至的人,我想不出更好的退場方式,我同樣不懂,為何這種尊嚴、人道的死法會是違法的。」

柯瑞∙泰勒(Cory Taylor)是澳洲知名作家,六十歲時,擴散到腦中的黑色素瘤使得她的生命逐漸走向衰亡,治癒無望。柯瑞被一股強大的創作靈感驅動,以幾個禮拜的時間記錄下自己因「垂死」而體會到的真實、深切的感悟,進而完成這部動人之作。

面對死亡恐懼的誠實反思

在生命倒數時刻,她記敘自己對於死亡的糾結情緒,回想父母親的生命與逝去,反思自己那終點突如其來的人生與意義。在生命最後階段的柯瑞,細細闡述自己想握有死亡取決權,能決定如何告別摯愛,帶著尊嚴離世的原因,也詰問在現代的醫病關係和社會文化中,對於「人皆有一死」的避談態度,是否忽視了患者和臨終者在心底深處最根本的溫暖需求。

直視死亡,從而得到釋然的力量

柯瑞以平靜、釋然,甚至幽默的態度,寫下自己在面對大限將至前的脆弱與力量,憤怒和接受,同時映照出西方和東方文化對於生死的思索。這是深思垂死狀態的感人書寫,更是一部以平靜和智慧的姿態向生命致敬的作品。它是關於死亡的導引,更是對於生命的指南。


授權出處:TAAZE讀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