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速食,麥當勞、肯德基……等餐廳的招牌標誌立刻在腦中閃現,標準化的流水線作業,不算非常美味但也不致於難以入口的油炸食物,讓繁忙的現代人得以用最快速度裹腹,串起汲汲營營的每一天。在健康的號角響起後,我們又多了新的速食選擇,如subway以新鮮、低熱量為訴求,不變的是工業化的思維:成本低、製作時間短、大量的生產。

「快」這個字實在影響現代人甚深,為甚麼要反對速食,反對快速?成了多數人心中的疑惑。事實上,速食促成了大規模經濟,單一作物的大量生產破壞生態的多樣性;而為了迅速生產所使用的農藥、遺傳工程更是影響人類健康。正如日本作家島村菜津在《慢食,在義大利》一書中說道:「主張慢食,並非反對速食的快速方便,而是反對它的單一化,以及它所剝奪的人與人之間透過食物所產生的情感交流。」

慢食不算一個新概念,早在1986年,當時麥當勞正打算進駐義大利市中心的西班牙廣場,慢食之父Carlo Petrini 登高一呼:「速食不是義大利人的菜。」慢食運動驟然開展。作家韓良露在受訪時曾說:「我覺得義大利是很特別的地方,不像法國那麼『米其林』精神,重視飲食的工藝技術;義大利飲食的靈魂在『風土』,很重視不同土地種植出來的食物原味。」或許正能說明爲什麼慢食運動始於義大利。

很多人誤解慢食,單就字面暴力地解讀為:「慢慢地享用。」將慢食曲解為細細享受美食之意。事實上,慢食追求優良、純淨與公平:優良指的是在地當季的新鮮飲食;純淨是堅持維持土地生態、健康和諧的生產方式;公平則反對剝削,讓生產者獲得合理的報酬。

慢食運動在經年累月的努力下,目前已有一百多個國家加入協會,台灣也於2006年成立分部。在義大利甚至成立了慢食大學(University of Gastronomics),帶領學生研究食物生產鏈、生態、文化,徹底搞懂「吃」這件事,從而改變世界。

加入慢食行列並不只是一種風尚與噱頭,如果你抽不出時間進一步學習台灣地理、文化,與自己下田種植有機蔬菜,不如先從支持小農,吃當季蔬菜開始吧:「正月蔥,二月韭,三月莧,四月蕹(空心菜),五月匏,六月瓜(絲瓜),七月筍,八月芋,九芥藍,十芹菜,十一蒜,十二白(白蘿蔔)。」你知道空心菜不同的品種與不同的種植法會炒出截然不同的味道嗎?還有更多驚喜等著你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