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我會帶著疑惑,是什麼樣的美味讓你放棄了巷口隱藏版早餐美食。依台灣的餐飲密集程度,好似每個巷口都有家網友瘋傳足以媲美鼎泰豐的無名小販。又是什麼樣的美味讓你放棄在中午時刻大快朵頤的機會,告別豪華的肉排、肥美的海鮮、垂涎的火鍋......

答案是Brunch,為什麼Brunch會有這麼大的魅力,班尼迪克蛋、法國吐司、輕食沙拉等魔力究竟在哪裡?我急欲想知道答案。

吃美食的時候氣氛很肅殺

Brunch顧名思義結合了Breakfast和Lunch,開始的時間通常在早上10至11點,最晚可以延伸至下午3點。 根據美食肅殺理論:面部表情與好吃程度成反比,吃美食是沒有時間微笑的。好吧,這個理論是我胡謅的,但美食經濟學家Tyler Cowen說過,他吃過最棒的一餐(在慕尼黑現在已結束營業的Sabitzer餐廳),館子內的客人從頭到尾都像在生氣,每道菜端出來都只能得到一陣冷哼,但他們吃光了盤子裡的每一口碎屑。

好吃的食物並不會帶來友善的表情,所以別再相信那些廚師料理發著光、客人嘴裡含著笑的卡通了。到此,我們可以確定的是,Brunch的風行絕對無法歸因好吃,因爲你難以想像Brunch連結上肅殺的神情。當然,也不是替Brunch蓋上難吃印,大部分的餐廳會讓食物維持在一定的水平,Brunch自然也不意外。

早餐容易被忽略

距今十年前台灣開了第一家Brunch,如今是一片殺得你死我活的紅海市場。很多人認為Brunch的流行是年輕世代太容易放棄早餐。儘管各路專家大聲疾呼早餐的重要性,但根據2006年(即十年前)台灣癌症基金會的調查,大學生每天吃早餐的比例只有三成,大多因爲作息不正常,半夜吃宵夜的比例還高於早起吃早餐。

Brunch大排長龍大多在週末,放假時睡得晚,在稍晚的早晨選擇Brunch,一切顯得水到渠成。但這似乎又不是答案,為甚麼不直接吃午餐?撇除大學生,都市中的上班族、中產階級又爲什麼會選擇Brunch?

吃Brunch是一種社交

另一個解釋或許更有道理,在汲汲營營的生活中,週末是我們唯一能與親朋好友相聚的機會。看看台灣勞工極高的工時,儘管我們嚮往著法國學生抗議的浪漫標語「夜晚是用來親吻,不是用來工作」,現實似乎是另外一回事。Brunch餐廳提供愉悅的氛圍、還不錯的食物,是週末聚會的絕佳場所。與正餐相比略為輕盈又堪稱豐盛的餐點,也不至於讓人吃飯之餘忘了說話。

此外,Brunch源於歐美,《華盛頓郵報》指出Brunch的風行和收入、都市化等指標呈正相關,潛意識中,吃Brunch也意味著:較歐美的生活風格、較高檔的消費習慣;其中的心理狀態與象徵意義,值得心理學家與社會學家深究玩味。種種原因混合,不難想像Brunch為何如雨後春筍般開張。

台北的Brunch餐廳

除了熟悉的地方,近幾個月台北多了幾個Brunch好去處:

香格里拉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Brunch@38pinterest
香格里拉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
香格里拉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Brunch@38

香格里拉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Brunch@38

特色:打破以往早午餐就是班尼迪克蛋、沙拉、法式吐司的既有概念,有11道奢華主餐可以選擇,一早就可以吃到肉排、鴨腿、帝王蟹腳(當然是以輕食的形式)。也提供無限取用的前菜吧,期待中的土司、鬆餅、生菜、起士......應有盡有。最值得稱道的是提供早午餐調酒,將歐美的早午餐經典元素發揮得淋漓盡致。

Sarabeth'spinterest
Sarabeth's
Sarabeth\'s

Sarabeth's

特色:在紐約發跡,之後於亞洲設點,日本、韓國都有分店,經常大排長龍,第三站則來到台灣。品牌故事中講述將家族食譜轉化為餐廳食譜,要帶來最正宗道地的Brunch滋味。我們熟悉的鬆餅、煎餅、班尼迪克蛋都是Sarabeth's的招牌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