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注意到,手機上的instagram app改了新的ICON,正反意見紛陳,有科技網站評價:「醜到不想更新」;也有人覺得既繽紛又溫暖。但更值得你注意的是,比換LOGO更大宗的事情正悄悄醞釀。

誰決定你看見的世界?

早在兩個月前已吵得沸沸揚揚,instagram打算改變演算法。以往你的牆面圖片由時間排序,越新的發文,越容易映入眼簾。instagram的CEO向《紐約時報》表示,70%的發文會被忽略,只有30%能被看見,這珍貴的30%,他要為使用者挑選出其中的菁萃,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於是新的排序演算法應運而生,依據使用者的行為與興趣來決定順序。

消息一出,立刻引發極大的負面迴響。「人的興趣總是在改變,連我都不確定,明天我會愛上什麼,演算法又怎能決定?」抗議聲浪不斷。學者們也提出「過濾氣泡效應」(由於社群網站已替你初步刪去討厭的言論、話題,使用者將處於同質性過高的環境中)、「回聲室效應」(同樣因爲刪選機制,使用者的價值觀將會越來越單一),討論越演越烈。

強大的輿論壓力,讓instagram至今尚未正式施行新的演算法,但部分帳號(instagram不願提出具體數字)已經開始試驗。

數據比你更瞭解你

讓我們暫且將爭議放在一邊,演算法倒也給使用者認識自我的機會。儘管喜歡《格雷的五十道陰影》,仍可對外宣稱愛書是《追憶似水年華》;儘管一看再看的是《BJ單身日記》,仍可大聲宣告最愛《2001太空漫遊》,但這些假面具在數據之下無所遁形。

使用者的塗鴉牆透露了最真實的自我,倘若追蹤無數意義非凡、多元博觀的名人,出現在社群的首則圖文仍是明星八卦、內容農場,我們也不得不承認,自己可能是珍奧斯汀筆下,庸俗無味、愛嚼舌根的鄉間鄰人,儘管想佯裝高尚,內心卻只被八卦瑣事所吸引。能夠正視自己言語的乏味、資訊吸收的淺碟,重新省視自我。進而擴充知識的廣度、加深興趣研究。倘若能夠正視問題與改變,演算法也是功德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