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串流平台Deezer做出的一項研究宣稱:每個人30歲後就會出現「音樂麻痺」的症狀,而24歲是接收新音樂的高峰。

75%的研究對象24歲時每週會聽十首新歌,64%的研究對象此時一個月內會接觸到五名過去不認識的歌手。

對大部分超過30歲的人,嘗試新音樂變成有點勉強的事,原因不僅限於缺少興致,還包含過多的資訊、工作負荷大,以及照顧小孩等等。

Font, Audio equipment, Logo, Technology, Tire, Wheel, Graphics, Auto part, Vehicle, Fictional character, pinterest
Getty Images
法國音樂串流平台Deezer。

音樂串流平台Deezer英國區的音樂編輯Adam Read說:現在新奇有趣的音樂創作到處都是,難免使人招架不住。這也是為什麼三十歲後容易出現「音樂麻痺」的症狀。

大腦決定?

另一項在《紐約時報》發布的研究說明:假如一首歌曲在你的青少年時期推出,那麼十年後這首歌還是會在同個年齡層中大受歡迎。原因是我們青少年時期的腦袋運作快速,更敏感、更容易吸收資訊;當我們聽到喜愛的歌曲時,腦袋所釋放使人亢奮或愉悅的化學物質作用也更強。因此青少年時期的愛歌總是影響最深刻的。

Performance, Music artist, Singer, Nose, Singing, Performing arts, Event, Talent show, Musician, Pop music, pinterest
Getty Images
瑪丹娜(左)的作品橫跨多個世代,樂迷心中各有經典。杜娃黎波Dua Lipa(右)是快速竄起的樂壇新星。
音樂引發懷舊

《記憶與認知》期刊也指出懷舊感(nostalgia)是我們一再重複聆聽十幾、二十歲時所喜愛歌曲的主因。音樂與記憶之間有很深刻的連結,它使我們回溯過去的記憶與感觸,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聽到高中、大學時期的流行歌曲總會特別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