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莉.沙羅特博士(Dr Tali Sharot)是一位神經科學家,也是新書《再看一遍:發現一直存在事物的力量》(Look Again: The Power of Noticing What Was Always There)的作者,她表示:「通過觀察我們大腦運作的基本規則,你便可以解釋許多複雜的社會現象。」

你需要從工作中「去習慣化」嗎?
David Cooper//Getty Images

沙羅特是倫敦大學學院的神經科學教授,也是「情感大腦實驗室」(Affective Brain Lab)的創辦人和管理者。她寫了引人入勝的論述,講解即使我們對大腦只有最粗淺的了解,也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我們大腦的運作方式。她的書圍繞著被稱為「習慣化」的神經行為模式。

「大腦中幾乎所有的神經元都遵循這個習慣化的概念,這就是我們對於一成不變或變化非常緩慢的事物反應愈來愈少的現象。」沙羅特解釋:「這可以是從氣味(如果你進入一個充滿煙味的房間,一段時間後你就聞不到煙味了)到你的工作,或者社會行為。任何你反覆觀看的東西,你都會漸漸停止注意它。」

你需要從工作中「去習慣化」嗎?
AzmanJaka//Getty Images

沙羅特表示,習慣化讓我們能夠適應我們的環境,以更好地生存下去。部分這種神經系統運作的過程,涉及了我們根據周圍所見,來建立的世界模型。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學習到基本知識(例如,火是熱的,因此我們不應該觸摸它),同時也是通過某些想法周圍的重覆訊息和圖像。我們是基於反覆觀察事物,建立起一切如何運作的概念,這使我們假定了不可打破、無可懷疑的準則。

沙羅特相信,習慣化對在工作中的我們特別有意義,工作環境很容易形塑行為模式,讓我們感到麻木,把工作裡遇到的不論好事或壞事都視為例行公事。

「對好事的習慣是,當你得到一份你真正想要的工作時,一開始你感到非常興奮,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就成為正常生活。它變得索然無味,不再帶來任何喜悅。」沙羅特說:「而面對壞事的時候,當你開始一份新的工作,你可能會注意到周圍有很多事情是不對的,或者很沒有效率。同樣地,最終你會習慣這些事情,它們也不再那麼困擾你。但是,當然,有些事情我們應該繼續關注——比如不平等。習慣化阻止我們去覺察,也因此阻止我們讓事情變得更好。」

你需要從工作中「去習慣化」嗎?
Hinterhaus Productions//Getty Images

承認習慣化可以激勵我們在工作中改變,重新找回我們最初對工作的喜悅。但是,如果我們感覺到自己陷入困境、失去熱情,這不一定是件壞事。「如果我們對習慣化有警覺,這可能是一件好事,」沙羅特說:「這可以讓我們向前邁進,取得進步。」

沙羅特建議,我們真正需要做的是「去習慣化」:重新找回敏銳度,不僅是對工作中的好事,還有那些你已經停止注意到的不太理想的事情。這意味著要在工作中讓自己重新振作起來,這樣我們就可以開始注意到那些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一切——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

沙羅特表示,有很多方法可以使自己去習慣化,其中一種方法是改變你的環境。你是否曾經注意到,當你旅行時,你經常會以全新的方式思考你的生活,或者以新的心理狀態回到家裡?這是因為你正在去習慣化:讓自己脫離日常生活的適應狀態。

你需要從工作中「去習慣化」嗎?
Brothers91//Getty Images

「如果你在辦公室工作幾個小時後,出去散步,再回來,或者去咖啡廳工作一段時間,突然間,你的大腦就必須以稍微不同的方式處理所有事情。這便產生去習慣化。」沙羅特解釋:「研究顯示,當發生這種情況時,人們會提出更多有創意的解決方法。創造力通常隨著我們重新思考每天看到的常規事物而來。實際上研究已經顯示,習慣化速度較慢的人往往更具有創造力。」

「重要的不是你去了哪裡,而是你回來後看待事物的方式。」

沙羅特認為,更多的公司應該盡可能地喚起去習慣化的感覺:例如在家和辦公室之間切換工作,甚至將員工輪調到不同的部門。「這種去習慣化的情況發生,是因為你正在與具有不同想法的不同人交流。你可能最終會適應這個新團隊,但是,當你回到原來的環境時,你也會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它。」

你需要從工作中「去習慣化」嗎?
mapodile//Getty Images

從核心來看,這種心態很大程度上是來自觀點——獲得一個不同或更有距離的觀點,你因此會更常去感激。試著記錄下你喜歡工作的哪一個部分;感恩的實踐可能正是關鍵所在,旅行和改變也是如此,無論多麼平凡。沙羅特同時也建議,簡單地改變你的通勤方式,或改變你的早晨例行習慣。即使是最小的調整也可以使你去習慣化,同時也可能讓你打開視野,對你的事業或工作場所進行必要的改變。

「我很喜歡一句話,它說的是重要不是你去了哪裡,而是你回來後看待事物的方式。」沙羅特表示:「這正是去習慣化的力量。」

【延伸閱讀】

>>LVMH集團接班人是她?全球首富千金德爾菲娜阿爾諾不只熱愛藝術,更擅長「點包成金」!

>>【BAZAAR AT WORK SUMMIT】黃怡穎、嚴璐談二代接班:「不該盲目創造新的,而是先盤點自己擁有的。」

>>【當代女子群像】鍾瑶,腳踏實地的領航者:「培養好一技之長,選擇不易被淘汰的工作,行有餘力才去斜槓。」

>>當品味也能成為說服力──首位歐洲央行女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的成功女性穿搭學